尊敬的致公党省委直属临沂总支: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停车管理提质增效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对停车管理提质增效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到的问题
您提到停车设施不足、管理不善、服务滞后等情况,是当前我市较为突出的问题。我局为解决相关问题,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破解城区停车难。坚持“绿地+”“林荫+”停车建设理念,聚焦“学圈、医圈、商圈”等重点区域,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拆旧建绿、闲置地块改建临时停车场等,加大停车泊位供给。2025年,中心城区计划新增公共停车位0.8万个,其中学圈、医圈、商圈、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计划建设停车场29处、停车位2709个。
(二)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违法占用车位处罚。《临沂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在城镇道路两侧的公共场地设置隔离桩、地锁或者放置其他障碍物的,由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关于您提出的建议
您提出的建议合理可行,对有效缓解停车难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您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推动停车专项规划编制,引导停车设施建设。市城管局组织编制《临沂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称《停车专项规划》)。该规划坚持“控、建、管”策略,通过划定停车分区、实施分区停车调控,挖掘存量增量空间、推动设施建设,鼓励开放共享、优化停车管理,不断提升市民出行体验。目前,《停车专项规划》已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复,正协调资规局,将规划成果入库。
(二)加大停车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修改《临沂市城市停车设施管理办法》,明确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经营公共停车设施。规定单独新建公共停车设施的,在不改变用地性质、不减少停车泊位的前提下,可以配建不超过20%的附属商业面积。鼓励超配建停车设施。探索停车项目多元化投融资与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同时,对110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出入口、道闸及号牌识别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推动政府停车场接入市级智慧停车平台。
(二)建设智慧停车平台,整合停车资源。以打造智慧、便捷、高效的城市静态交通系统为目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公共停车场余位查询、停车引导、数据分析等功能,为市民提供停车信息服务。目前,我局正在进行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设施联网改造,推进智慧停车平台建设。
(三)加强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停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线下活动,广泛开展《临沂市城市停车设施管理办法》《停车联网管理规定》等宣传,倡导文明出行、车位共享,营造出“人人参与、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引导市民践行“135”方案(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交),短途出行优选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减少碳排放,缓解交通压力。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狠抓工作落实。高度重视停车设施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传导,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聚焦学圈、医圈、商圈等重点区域,按照年度计划,督促建设单位,加快公园配建停车场、建筑配建停车场、拆旧见绿等项目建设。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停车设施。
三是完善智慧停车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建设,完善一体化运营、静态交通大数据可视化、停车监管、停车设施普查、停车联网、基础应用支撑等功能。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停车场联网接入智慧停车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
三是创新停车管理,倡导文明停车。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探索停车错峰共享,通过提升停车设施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停车资源高效利用。截至2025年6月,累计开放公共停车场220处,免费车位1.2万个;错时免费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16处、车位4856个;人民医院和东关社区结对共享停车泊位约330个,中医院与隆达客运共享车位240个,解决医院职工停车问题,释放就诊570个,有效缓解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停车管理政策法规和文明停车理念,提高市民的规范停车意识,营造良好停车氛围。
最后,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7月3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城管局停车专班 6372707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