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442453032/cgj/2025-0000085  发布机构  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25-05-07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258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258号建议的答复

2025-05-07   作者: 点击数:  

尊敬的赵文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关注和提出的宝贵意见。现答复如下: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牵头部门从市住建局调整为市城管局,于2015年底完成排查,共确定城市黑臭水体46段,总长度137.7公里。其中,中心城区24段(80.7公里),各县22段(57公里)。2016年,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并全面启动治理工作。2020年12月,临沂市完成首轮黑臭水体工程整治,全面消除黑臭现象,全部通过省级长制久清成效评估。

一、理顺工作机制

2025年2月,市政府印发《全市城市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细化城管、住建、环保、水利、农业农村等市级部门职责,压实县区政府(管委会)切实履行治理主体责任。明确了长效治理的工作目标、要点、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市城管委及其办公室发挥牵头揽总作用,加强对城市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四不两直”帮扶,每季度至少通报一次治理进展,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

二、实行分级监管

市级每月组织开展2次水质检测、2次无人机巡查,对城市黑臭水体水质进行评估和认定,并交办问题、限期整改。动态调整《城市黑臭水体分级巡查责任清单》,相应划分为A、B、C三个风险等级,推行分级分类日常巡查管控。其中,A级每天至少巡查1次,B级每周至少巡查2次,C级每周至少巡查1次。对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由县区主管部门建立巡查台账和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市级进行随机抽查、现场核实。

三、细化一河一策

对城市黑臭水体上下游、左右岸的污水处理设施,排口、流域、工业、农业农村、内源等水体污染风险点,进行全面摸排,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绘制联防联控“一张图”。统筹指导各县区落实“一河一策”方案,定期印发工作简报,实现动态跟踪与经验共享,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监督考核,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市水利局根据重要河流生态流量行动方案,不断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运行,助力河湖生态复苏改善。根据市生态委有关工作安排,由市水利局牵头,市城管局等单位参与,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汛前开展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废弃物清理专项行动,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垃圾堆积清理,组织河道管理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清理水面垃圾,净化河道水环境。持续开展清理整治涉河涉湖“四乱”问题,助力河湖面貌明显向好改善,不断修复河湖水生态。

四、推行分类整治

对城市黑臭水体沿岸排污口,依法取缔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对城市雨季溢流污染,采取雨污分流改造、增设调蓄设施等措施降低污染。对工业企业污染,确保预处理设施达标运行,提升废水循环利用水平;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式处理效率。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城市水体来水水质。对内源污染,实施清淤疏浚。市住建局主要负责督导全市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804公里,完成建筑小区改造1531个。其中,中心城区完成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28.6公里,完成建筑小区改造448个。郯城、莒南、沂南等10个县区已通过雨污合流管网整县制清零省级验收。

五、强化智慧运维

对中心城区24段城市黑臭水体的114套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确保正常运行。整合县区河道水质数据,统一接入全市城市黑臭水体监测平台,形成智能监测“一张网”。对水质超标预警和报警信息,通过APP自动推送至管理单位,进行即时处置。加强“厂网河(湖)”联合调度,对多污染源超标事件,进行跨部门协同应对。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重点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重点河流和黑臭水体周边排污口“应查尽查”、“整治到位”。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要求,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攻坚行动,将重点排污企业纳入全年执法检查计划,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集中开展2轮次重点企业执法检查,计划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等144家单位进行排查,重点检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自动在线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在日常执法中,加强了入管网企业排查力度,对管网或污水处理厂进水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对已完成整治的24条城市建成区和22条县城黑臭水体和清单外8条黑臭水体进行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每月进行监测。对出现超标情况,将及时与相关县区和主管部门进行对接。

六、鼓励公众参与

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信息发布、宣传报道、舆情引导等工作,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长效管理情况,引导群众自觉维护治理成果,形成全民参与长效管理的氛围。发挥“12345·临沂首发”作用,高效回应群众信访投诉,及时处理“随手拍”投诉件,保障群众知情权,提高群众参与度,形成全民参与治理的氛围。

七、生态修复惠民

以“治污为本、生态为脉、惠民为先”为原则,系统性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改造提升工程。依托河道自然形态打造多层次景观带,建设滨水慢行系统、亲水栈道及观景平台,布局夜间光影装置与休憩座椅,增设智能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及便民驿站,打造集健身、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活力廊道。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建成区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确保城市水体“长制久清”。加强生态流量调度,继续开展2025年度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专项清理行动,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果,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打造亲水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5月6日

建议承办分管领导:宗方才;承办责任人:曹光磊,联系电话:18053968623。

抄送:市人大代工委

  
上一条: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330号建议的答复
下一条: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199号建议的答复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鲁ICP备2025158251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46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29号 电话:0539-8132208 6372000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