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确定为“世界城市日”。这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也是中国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人居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其总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21年“世界城市日”活动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
源起 上海世博会与《上海宣言》
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之际,联合国、国际展览局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发布共同起草的《上海宣言》,宣言倡议,“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定为‘世界城市日’,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
为传承和弘扬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提升国际社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度,201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外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努力,“世界城市日”申设工作正式启动。
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确定为“世界城市日”。这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也是中国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人居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
2014年10月31日,由联合国人居署、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城市日”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分别发来贺信和祝辞。当天,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全球12个国家也举办了数十场庆祝活动。
宗旨 学习、整合与提升
“世界城市日”的设立,将有利于加强各国政府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与挑战,进一步发挥个人、民间团体与组织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作用。借助“世界城市日”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国际社会可以对各个领域涉及城市问题的资源进行综合、整合与提升,发展中国家能够与发达国家深入探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学习先进经验,而发达国家也可以此为契机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实践解决方案,共同促进全球城市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成果《上海手册》
为配合“世界城市日”宣传工作,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等机构共同编写《上海手册》,收录世界范围内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秀案例和经验,提供政策和实践建议,每年进行修编,并在“世界城市日”期间发布年度报告。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及各方努力下,《上海手册》已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年度主题 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韧性城市
2021年“世界城市日”的年度主题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作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缔约国,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聚集地,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的高发区域。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问题。城市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开展气候行动的创新中心,通过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投资,全面提升城市韧性和社会包容性,将有利于减少灾害风险,增强应对气候灾害等抵御能力。因此,建设韧性城市是国际社会开展气候行动、提升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内容。
展望 交流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城市日”自设立以来,通过历年主题宣传活动,生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日益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下一步,我国将不断强化“世界城市日”作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作用,向世界讲好中国城市发展故事。
展望未来,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通过“世界城市日”平台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创造城市美好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