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旋、巡查、拍照取证……随着指尖轻快的操作,无人机瞬间飞出数十米远,透过小小的显示屏,工地全景尽收眼底,工人施工、渣土覆盖等情况一览无余。
最近,市城管执法队伍新增5名“空中城管”——无人机。昨日上午,2台无人机迎来首次飞行,这不仅是无人机首次运用在工地巡查执法中,也标志着厦门城市管理精细化手段再添一大“利器”。
“空中城管”消除执法盲区
早上10点左右,在湖滨南路某工地内,2台大疆御2双光的黑色无人机升上百米空中,工地每个角落都清晰地展现在操作人员手中的屏幕上。执法队员只要按下拍摄键,就可拍照取证,且图像会实时上传后台——市智慧城管平台,便于进一步指挥调度。
在非限制区域,这台无人机最高可飞500米,最远可飞8000米。曾经需要4名执法队员花半天才能巡查的区域,利用无人机,不用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巡查。在执法现场,不少执法队员也是首次目睹利用无人机执法,大伙对这名“新队员”充满新奇与期待。
“有了它们,解决了我们执法盲区问题,今后甚至不用进入工地现场,在工地门口就可以进行‘暗访’了。”市执法局二大队大队长傅文顺告诉记者,在建工地环境复杂,许多“死角”队员无法抵达,而利用无人机巡查,就可以清晰看见工地全貌,知道基坑及边角地带尘土裸露处是否覆盖、喷淋设施是否开启、进出车辆是否经过冲洗、物料堆放是否整齐等。发现问题后,还可直接取证、现场处罚,避免执法过程中因证据不足出现的扯皮现象。
多场景运用提高执法水平
为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市执法局将高科技的无人机和智慧城管平台结合,运用在日常的执法工作中。今年8月初,10名执法队员参加严格的培训,获得无人机驾驶执照。孙钦琳是其中惟一的“女飞”。在昨日的执法行动中,她也展示了“绝技”。“虽然是女生,平时我们也跟男队员一样,工作在一线执法。现在有了无人机,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缓解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傅文顺表示,下一步,二大队将进一步加强无人机实战应用,提升建筑工地管理与执法水平。
记者了解到,今后无人机不仅运用于工地巡查执法,还将有许多应用场景,如辅助执法人员进行文明巡查、非法垂钓执法等。(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