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特色停车场建设之路,是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探索新型停车设施建设模式”,“充分发掘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建设立体停车设施”以及“鼓励利用公共设施地上和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要求的创新之举。开创中国特色停车场建设之路,概括地说就是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运用创新的设计,建设“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它不占建设用地、不用拆迁、建设资源丰富、容易施工、可配充电桩、方便使用,不但解决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奇缺的困难,更能快速建设固定的泊位。只要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扶持,充分发掘马路、绿地、操场、广场、边角地、建筑物退缩位等处的地上和地下空间,就可以缓解我国停车位建设用地奇缺状况,加快解决停车难题。
探索新型停车设施建设模式 破解停车难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380万辆,欠缺5000多万个停车泊位。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停车位需求约3000万个,而供给量不到汽车增加数量的1/2,停车难题越来越突出。
出现如此困局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停车位的建设速度太慢,远远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我国目前的停车泊位建设,是沿袭西方的“规划-征地-拆迁-建设”的办法。在建设过程中拆迁最难,要在城市的中心区拆迁更是难上加难!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花了不少的力气加快解决停车难,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建设用地和拆迁难。
中国地少车多,不能照搬西方建设停车场的方法,应积极探索新型停车设施建设模式。新型停车设施建设模式是把“建筑+机械立体停车+无线互联网+自动化控制”等新科技经“创新”整合,建设成安全、生态、低碳、美观、智能的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它不占建设用地、不用拆迁、建设资源丰富、容易施工、可配充电桩、方便使用,它可以在城市任何之处的地上或地下,甚至水底实施,这是解决停车难的创新途径。
目前我国在地下建设停车设施,一般是自走式平面停车场或是在停车场内安装2层升降平移立体停车架,集约用地率3倍~4倍(2层+2层)。而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更节约集约用地。例如地下的“复合式立体停车库”可以建成两层商铺,6层~8层立体停车,集约用地率10倍或以上;而“叠加式立体停车库”集约用地率达16倍或以上;“深岩层立体停车库”,用地6米x6米的竖井能停车100辆,节地率更是高达约50倍。
发掘公共设施停车空间 建设创新型停车库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15年8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利用公共设施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注重发掘马路、绿地、操场、广场等处的地上和地下空间,建设大中型立体停车设施,可以快速增加停车位。
据统计,目前全国马路总面积为118亿平方米,欠缺5000万个停车位,如果15%是公共停车场,即使在马路上建4层空中立体停车楼,只约需4688万平方米,其借用量不到马路总面积的0.4 %,而且保障马路地面顺畅通车,加上对外立面进行建筑设计以协调周围环境,对城市应该没有什么影响。
国家已明确停车场是基础设施。马路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交通的主要地方。所以,马路要具备行车和停车的功能。武汉市政府于2009年10月在“关于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的通知”中明确:在道路、广场、绿地的地下建设公共停车场,可以依法划拨用地。济南等城市在“加快解决停车难的通知”中也写明:“在马路红线范围内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须征得市政部门的同意”,即是为在马路上建设停车设施打开了方便之门。
创新型的空中立体停车楼可以在马路等处的空中建设,靠智能科技在地面操作自动立体停车。这种架空建设既能保障地面顺畅通车又兼顾了空中的停车以及附设充电桩,还可以利用建筑设计,进行不同的造型和装饰,更可以配上艳丽彩灯及太阳能发电照明,成为城市里的一张新名片。
2015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的通知》中提出“提高生态停车场建设比例”,在绿地、公园的地上建设停车设施,可以选用“草地生态停车场”或者“树阵式生态停车场”设计。如果条件许可,泊位建设量较大,可以建设创新型“空中立体停车场”。
此外,在操场或市政广场上建设停车设施,其建设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操场上的停车位可在地面或者空中,广场宜在“空中”建设泊位,建议采用创新型空中立体停车楼方案。虽然施工比较容易,但一定要做好安全的防护工作。
我国城市的地下空间十分宽广,有人估计城市浅层地下空间1/3就可以容纳整个城市地面的建筑物总容积。我国城市绿地有101亿平方米,加上马路118亿平方米,它们的地下空间更大,何愁“城中缺地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强调:城市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加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而,我国不少城市很重视开发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例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先后在马路、绿地、广场、操场等处建设大中型地下停车场。
我国现欠缺5000万个泊位,即使15%属公共停车场,如果在马路的地下建设6层立体停车库,则只需“借用”3125万平方米马路面积,占其118亿平方米总面积不到0.3%,对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影响。
在绿地、公园的地下可建创新型“复合式立体停车库”,适宜做大中型停车设施,按“停车+商铺+绿地(公园)”形式建设,其大小要看地形和停车量而定,也可采用不同形式的立体停车技术。如有损坏绿地或景观,完成后修复。
在操场和广场地下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可以参照在马路和绿地的地下建设方案。虽然它比在马路的地下容易施工,但是一定要注意围蔽的安全。
在城市里不能实施其它建设方案时,只要能找到6米x6米以上的地方,就可以建设能停放100辆车的深岩层立体停车库。它虽然是停车难的“必杀技”,但是造价较高,施工较为困难,非不得已时一般不会采用。
全方位开发城市空间 建设立体停车设施
《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掘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建设立体停车设施”;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回应如何解决占道停车和小区停车难等问题时明确:建设停车场的原则是“贴近需求、分散设置、方便使用”。所以,应重点利用边角地、路边小空地、建筑物退缩位的适当位置,建设“短平快”的叠加式立体停车库。它能够利用3个车位的地方,建出24个~50个泊位!
此外,很多城市的高架桥有桥底空间,大多数“闲置”或被盲流人员占用,可以充分利用它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在没有地方建设停车位的老旧住宅小区或街区,可以在保证房屋安全和符合消防规定的前提下,做好住户的工作,结合旧城改造对房屋适当加层,把底层住户置换出来,利用底层停车;对公共建筑物应鼓励利用天台作为停车场。
建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 技术成熟资源丰富
在马路、绿地、操场、广场、边角地、建筑物退缩位等地上建设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就像建设高架桥或者大厦一样,其建造技术早已成熟。而在马路、绿地、操场、广场、边角地等地下建设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属于地下空间开发,这在我国也有20多年的历史,其建设比建地铁站容易些。建设“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因为主要在马路、绿地、操场、广场等处的地上和地下以及高架桥下、天台、水底等处建设,而这些地方上面基本上没有建筑物,所以“不用拆迁”,只要有关部门同意,就可以快速进行。
目前,加快建设停车设施遇到阻力,关键是“缺乏建设用地”。因为建设其它停车设施都要占建设用地,只有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不但不占建设用地,而且能够利用3个车位的边角地和建筑物退缩位进行建设。现如今城中这种小地方数不胜数,建设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建设的需求。
我国在小区建设中政府同意配建30%的商铺,建议建设“空中”立体停车场的,可配建40%的商铺,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场的,可配建80%的商铺,并免收停车位和商铺全部土地金和减免税费。同时,政府要允许投资建停车设施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债券融资等金融创新,吸引大量投资建设停车位,就会加快解决停车难。
我国的汽车每年以18%的速度增加,在“城中土地有限,市民购车欲望无限”的情况下,加上停车位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发展的速度,市场缺口越来越大,必然造成停车位供不应求。
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专家曾预测中国在本世纪30年代后,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1.2亿辆。我国现有汽车1.72亿辆,即是还要建设9.98亿个停车位。如果建传统自走式平面停车场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因要占用地面,不可能在马路上建设。只有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才能在马路上建设,让汽车有位停车。
如果15%为公共停车设施,在地上和地下联建8层“创新型立体停车设施”,只需要“借用”4.68亿平方米土地。那时,全中国“马路(192亿平方米)+绿地(180亿平方米)+操场+广场+边角地(76.8亿平方米)”共有448.8亿平方米,停车位的建设约“借用”其1%,这对城市并没有什么影响,完全可以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解决建设用地技术方案有了,只要政策跟上、行政手续简化,其它问题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走中国特色停车场建设之路,一定能解决停车难!.
(来源:2016-09-12中国建设报 黎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