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访谈交流>>正文
紧跟时代步伐 建设“智慧生态城市”
2015年11月16日   审核人: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11-11)

传统城市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式获取、加工、消耗、废弃的利用模式与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大城市人口集聚,不少城市相继出现垃圾围城、交通拥堵、空间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城市病”,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其中,智慧城市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智慧生态融合发展

我国的不少城市也开展智慧城市的实践,笔者研究了深圳市坪山新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义乌、徐州市西部新城、北京门头沟区、安徽淮南市、广西梧州市、广东湛江市、中新天津生态城等智慧城市试点的创建实践以及芬兰赫尔辛基、瑞典哈马尔比等地的“智慧”做法之后发现,这些城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智慧生态”融合发展的道路。智慧生态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城市系统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化协同、五位建设、智能生态等基本层次,涵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规划、精准清洁生产、服务业、水系水务、能源、电网、建筑、道路、交通、家居、食品供应、医疗卫生、灾害应急等领域。

智慧生态城市不是简单地智慧城市加生态城市。它融合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数字城市、田园城市和园林城市等特点,用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等能力,便于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绿色环保的目标。

智慧生态城市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为基,智慧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需求;生态为基的实质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物多样性、生态链。智慧发展,首先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智能城市;其次是实现新的产业革命,实现高效、低耗、可持续的发展;发扬中华的优良传统,提倡天人合一、融合协调、集成创新、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筑造美丽中国梦。

协调发展的智慧生态模式

智慧生态城市以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为主干,探索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节能降耗减排,增效防险应急,加快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风险的智慧生态发展模式。

优化调整基本生态控制线,清退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违法建设,优化旅游开发。以公园绿地、水库、农林等为生态斑块,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河湖水系网络。沿城市主干道、水系河道、生态廊道及山谷预留城市通风廊道,通过建筑、绿化、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气候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建设宜居城市。

优化能源供应与利用,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化;遵循经济理念,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资源利用持续化;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实现生态功能最优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空间紧凑化;构建高效公共交通体系,实现智能交通人性化;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实现建筑低碳减碳化。

智慧生态城市应发现问题,系统分析;结合实际,改善规划;着力推进城市节能减排,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出行条件、水气质量;监测城市,智慧管理,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

发展生态优势助力新型城镇化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释放市场潜在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挥生态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使城市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作者系生态人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席 寇有观)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