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访谈交流>>正文
人民网“城管十问”系列报道之六 中国城管是否被传媒妖魔化?
2015年11月12日   审核人:

人民网记者 杨成

2011年10月26日 来源:人民网-法治频道

在中国,城管绝对是负面形象的代言人。曾有个笑话讲道:“一妇女包被抢,高喊'抢劫啦,抓贼呀!’众人视而不见。她灵机一动喊道'城管打人啦!’顿时路人蜂拥而上,揪住那人,拳打脚踢。”老百姓眼中城管是何地位,在此可见一斑。

Above the Law? China's Bully Law-Enforcement Officers(凌驾于法律之上?中国暴力执法者)——这是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描写中国城管暴力执法的文章标题。类似的文章,在国内的各大媒体并不鲜见,几乎每周都会有关于城管暴力执法的报道。

在百度上搜索“城管打人”关键词,会有210多万个检索结果,囊括文字、图片和视频。在新浪微博,仅九月份就有近八万多条“城管打人”的微博转发,平均每天2000多条。只看这些内容,或许会让人以为,城管队员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打人。

媒体眼中的城管 负面形象为主

“城管的设立初衷是更好地为城市和社会服务,但现实中,普通民众对于城管的印象却与此迥异,这与城管定位不准确、管理混乱以及现实执法不当密切相关,但也与大众媒介对其建构的媒介形象及其对受众影响有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沈阳教授表示。

今年5月,沈阳主编的《中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出炉。报告选取的2010年与城管相关的180条新闻中,负面报道占44.2%,正面报道和中立报道则分别为32.6%、22.7%。而根据报告的分析,城管的负面新闻更容易被网络媒体转载,其相关报道量达696条,占总相关报道量的40.16%,多于正面和中立新闻的26.6%、33.24%。其中,与暴力相关的新闻是城管负面新闻的主要来源,占负面新闻的65%。

在报告中选取了十二家国外主流媒体,包括BBC、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国际媒体,发现有九家关注过中国城管。从2008年到2010年合计27条相关报道中,24条是对城管负面新闻的报道。可见城管也是以负面形象走进国际视野的。

国外媒体之所以开始关注中国城管,与两件暴力致死事件相关:2006年北京小贩崔英杰刺死城管李志强、2008年魏文华拍摄天门市城管暴力执法被殴致死。对于这两起事件,特别是魏文华事件,外国主流媒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而在2009年,“城管打人要不见血”的“城管手册事件”曝光后,“chengguan”成为不少外媒报道的热门词,作为新的中文英语也为国人所知。

城管的网络形象 “暴力执法者”

谈到城管的网络形象,不得不从微博说起。在新浪微博上搜索“城管”,相关讯息达580万条以上,搜索热词包括“城管打人”、“城管挡不住”、“城管威武”、“钉子户大战城管”等负面内容。对此,《中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分析,互联网上对城管的情绪性评价来自多方,包括普通网民、媒体、官方机构等,而在微博中,对城管的情绪则主要来自“草根”,可见普通网民对城管“难有好感”。

腾讯网的一项“你如何看待中国城管”调查中,更是使用了“一群暴力狂 没人性的家伙”、“执行工具 体制的牺牲者”等选项,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人选择了这两个选项。认为城管是“一群暴力狂 没人性的家伙”的腾讯网友接近60%。

网上恶搞城管也成了一道“风景线”,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段子一样,网友恶搞的手法多种多样。《中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调查认为:网友主要手段是通过对游戏、照片的移植、拼凑和修改,或以调侃、嘲讽或是游戏的心态恶搞关于城管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对原文本的意义进行了“再创造”,逐步将城管纯化为一个负面的“暴力执法者”形象。

媒体上城管负面形象形成因素

对于城管负面形象的形成,除了城管执法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之外,沈阳认为,媒体报道不客观、存在偏差以及预设立场是原因之一,“有些媒体报道在选择与城管有关的新闻线索时,会选择有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消息,来抓读者眼球。” 同时,“城管自身管理不到位,以及市民街头对城管执法的体验,都直接影响城管形象。而城管与外界沟通太少,态度封闭,也使得城管的职业形象降分。一旦负面新闻报道出来,城管往往回应不够及时,造成媒体的信息来源多来自当事人一方或从旁观者口中得到,从而缺乏城管自己的声音。”

据调查,网络爆料的新闻通常来自普通民众,由这类新闻的性质可见,网民倾向于关注城管的负面信息。在有一条正面新闻和一条负面新闻的情况下,网民通常只会看到负面新闻,而对正面新闻“过滤”。此外,正面新闻也十分容易遭二次解读演变为负面信息,譬如一条“武汉城管扫马路”的新闻,就被网友质疑作秀。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时往往会被曲解甚至是歪曲,与城管相关的新闻与评论更是如此。近期一条题为《昆明30余名“城管”打死17岁少年》的新闻,其中所指称的30名“城管”,实际上是街道雇佣的保安人员,打人事件源于保安公司老板指使下的拆迁纠纷,与城管行政执法并无关系。但是标题冠以“城管”,最后都把帐算到了城管头上。就在几天前,北京某街道领导(曾任城管队长)杀害情妇的新闻报道,新浪网在转载时题目就被改为《城管大队长杀害情妇》,似乎只有包含“城管”才会变成新闻热点。

而网上一些本与城管无关的图片也常常被贴上“城管”标签。例如,一微博用户发布老人被高空坠物砸伤照片,并称是城管打人后的场面,这轻易就让人相信这是城管所为。该消息被广泛转载,很少有人深究图片与信息是否匹配、真实。

此外,还有一些图片没有详细说明,于是图中人的行为被人臆造为城管所为。例如,一张昆明联防队员解救自杀女子的照片被误传为“城管抓小姐”。这种无中生有的行为对城管现有形象更是雪上加霜。

城管执法难言之隐

明星姚晨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曾说,“我相信,如果城管用温和的语调去跟摆摊的人沟通,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就不会发生那么多恶性事件了。……城管在滥用手中权力的时候,百姓是没有尊严的。他不单践踏别人的尊严,也践踏了城管这个职业的尊严。”

对于这样的观点,某地城管局负责人表示:“很多人认为对待街头摊贩,城管完全可以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实际当中,没有一个摊贩经过我们教育,甚至再三的说服教育,就回去了,就不摆摊了,没有一个摊贩是这样的,这是不可能的。”正如网友“贝的黑匣子”在微博上的留言:“温和的态度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离开?离开以后生意怎么做,不摆摊家里怎么买米,孩子怎么交学费,老人怎么买药?在生存面前,尊严靠后站。”

城管与小贩之间存在天生的“矛盾”,恐怕只靠“温和执法”是不能解决的。然而,在疏堵结合的城市管理中,城管只负责“堵”。如果疏导不到位的话,“堵”只能让城管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进退维谷。

“媒体也好,围观群众也好,看到的都是城管执法队员与小贩冲突的结果,而没有人愿意关注整个过程。有些小贩甚至是规劝过三番五次仍不听劝,这时候我们上去暂扣工具和物品,就变成了城管抢东西了。有时候他们谩骂我们,甚至是动手打我们,如果我们自我保护,或者是把他拉开,就变成城管打人了。”某城管局负责人说,“很多情况下,执行现场我们嗓门稍微高一些,老百姓就会围上来,前面几个人或许还知道怎么回事,外圈的人就开始嚷嚷'城管打人了’,然后起哄。这个时候,当事人打你几拳,也不好怎么办。被打个巴掌却站着不动,对于三四十岁的城管队员来说并不现实。”

如何避免被刻意妖魔化 积极应对加社会宽容

城管要想改变被刻意妖魔化的宿命,沈阳认为,首先要注重队伍的自身建设。“城管近年的负面新闻很多都来自粗暴执法,这与当下一些城管队员素质不高有密切关系,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城管要想维护形象,需要擅于与媒体打交道,学会通过媒体传递正确的信息。”沈阳表示,负面新闻出现时,城管不应用“执法需要”、“意外”来推托责任,而应在第一时间摆出一个易于让群众接受的姿态。

沈阳建议,城管在应对负面新闻时,不要试图阻塞消息,应尽快将核心事实公布于众,制止更不利的谣言传播;每一次表态都需要有合理的证据作为支撑;不论主要责任在哪一方,都要表现出负责任的姿态;如果有错,应该坚决处理当事责任人;“不要保持沉默,应主动设置新闻议程,并谨慎对待各种质疑;学会道歉,道歉是现代社会成本最低的和解方式。”沈阳说。

另外,《中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认为:网民对于城管的一边倒的负面认知,虽然存在多种客观因素,但与少数网友自身的媒介素养整体不高,容易相信涉及城管的流言有一定关联。媒介素养强调受众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能够知道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作用。不少网友对于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有限,缺乏批判精神,在网络上对城管的误读现象比比皆是,这妨碍了对城管这个群体的真实认知。

要想创建舒适、整洁的城市环境,一方面需要城市规划要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需规范完善。当然,最后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沈阳市城管执法局采用城市合作共建的方式,让每一个被管理者成为城市美好环境的合作创建者,让他们参与城市环境建设,同时也让他们进一步理解城管的工作。城市建设需要每个人参与,自觉约束不良行为,在面对与城管有关信息传递的同时,少一些情绪的宣泄,多一分理智,客观地判断,谨慎地表达观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