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当前位置: 首页>>城管之窗>>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建设报:创新创优 担当为民——山东临沂为人民管理城市谱新篇小记
2021年12月21日   审核人: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城市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以深入推进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为契机,大力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优化便民服务,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夯实为民服务基础

创新市级事业单位改革。坚持机构整合与功能再造相结合,整合园林、环卫、公园等事业单位及相关职能,成立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统一承担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保障、滨河景区管理服务等职责,并推进园林、环卫行业融合发展,探索形成了园林环卫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解决了过去事权不清、工作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整合原排水、照明、道路等事业单位及相关职能,组建市市政管理服务中心,统一承担城市道路、照明、排水等市政管理服务,实现了既“瘦身”又“健身”。

创新城管执法督导机制。适应城管执法事权下放新形势,统筹“直接管”“督导干”两个关系,建立健全城管执法市、区、街、居四级联动机制。建立常态化包镇街督导机制,县级干部牵头,科级干部带队,常态化督导检查。

创新城管执法联动机制。建立“智能化监控+常态化巡查+联动化监管”的执法管理新模式,再造了城管执法流程。通过网格化巡查和视频监控智能识别,第一时间发现渣土抛撒污染、违规道路开挖等违法行为,同步联动环卫保洁、市政管理等单位,实现了执法人员立案查处、保洁人员清理污染、市政人员现场处置同步推进。

创新基层队伍规范化建设。推广城市管理“金雀山模式”,推动所有驻城区街道设立城管中队,社区设立城管分队,按照辖区常住人口万分之十二的标准配备协管人员,基本实现了城市管理队伍全覆盖。连续出台执法设备、队容风纪、协管人员等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督察考核,树立了基层城管队伍良好形象。

创新智慧城市管理模式 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创新打造智慧城管“大脑”。搭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完成全国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健全高位协调、主动发现、快速处置、综合考核、平急转换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能化管理模式。目前,已实现部、省、市三级联网,中心城区283平方公里一体化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平均处置率达98%以上。

创新打造“空地一体化”模式。设立城市管理无人机大队,下设5个中队,配备工作人员46名、无人机15架,实行“四化”(队伍标准化、管理军事化、飞手专业化、巡查常态化)“四统一”(统一服装标识、统一车辆装备、统一办公管理、统一工作流程)管理,搭建起管理城市、服务市民的“空中桥梁”。

创新打造基层智慧管理模式。指导兰山区将智慧城市管理向基层延伸,整合“门前五包”、户外广告设置审批、餐饮油烟排放检测等信息系统,搭建“e兰码”服务平台,开设市民、商户、工作人员三类端口,初步实现了基层城市管理和服务“一网通办”。

创新打造非接触执法模式。市城管指挥中心从对接共享的16.5万路视频监控中精选1328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店外经营、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等14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智能抓拍、自动派遣,打造了永不疲倦的“城管哨兵”。

创新城市精细管理方法 强化为民服务举措

创新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以临沂市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的100个重点推进城市之一为契机,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专班,压实属地责任,全力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选取西小山巷等10条背街小巷,一巷一策、精准改造,着力打造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样板。

创新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出台设计技术导则,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地、零星空地,改造小型纯绿地,加强“口袋公园”建设,推动形成生态健全、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体系。

创新建设工地排水管理。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推广“共享蓝管”排水模式。利用沉淀设施对基坑水进行过滤后,通过架空或地埋的排水管道,就近排放至城区河道,既补充了水体水量,又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负荷,还为市区园林绿化提供了取水点。

创新共享单车停放管理。针对共享单车停放乱象,建立“一平台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共建共管共治。属地城管部门加强监管考核,共享单车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共同维护共享单车停放秩序。

(2021年12月20日 中国建设报 林成宣)

关闭窗口